
社區名稱:
屏東縣內埔鄉大和社區
所在地區:
屏東縣內埔鄉
所在地址:
屏東縣內埔鄉東勢村新生路267號
聯絡電話:
0935-466731
社區名稱:
屏東縣內埔鄉大和社區
所在地區:
屏東縣內埔鄉
所在地址:
屏東縣內埔鄉東勢村新生路267號
聯絡電話:
0935-466731
完工日期 | |
總樓層 | |
建設公司 | |
主要結構 | |
外觀建材 | |
社區朝向 | |
社區戶數 | 120戶 |
管理保全 | |
社區公設 | |
鄰近學校 |
〔大和社區〕也是〔大和莊〕。轄區屬於屏東縣內埔鄉的東勢村。 清康熙60年間(西元1721年),〔大和庄〕原名〔杜君英庄〕。是個擁有2000多人口的平埔族大庄,當時庄中還有教堂,戲院等。清光緒初年(西元1875年)因隘寮溪氾濫,造成有史以來此地區最大的洪水,大水淹過杜君英庄,淹過了年初剛落成的新教堂及戲院,也淹過了人們的恐懼,因而大部分庄民逃往附近的坪腳、萬金、山豬毛、迦納埔等地。 日治末期日本政府將此地規劃為新興的社區村落,令當時的舊高樹鄉大路關人,大規模的遷徒入墾,當時一位來自新大路關的教書先生〔鍾阿祺〕為這個新興的村庄起了一個庄名叫做〔大和〕。其街道及相關建築之建設,皆肇始於其時。西元1945年,太平洋戰爭進入決戰期,因大和庄的新市鎮規模,貌似軍營,而遭到美軍的轟炸,庄民死傷枕藉。 現在的大和社區之區域範圍是由東勢村之第35鄰、36鄰、37鄰、38鄰所組成之部落。其地理位置南接東勢本莊北鄰龍泉。社區人口約650人。庄民結構包括原居住於此地、使用閩南語的平埔族後裔、外來福佬族群與小部份之榮民眷屬合計約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。另外將近70%居民則是由舊時高樹鄉大路關南遷而來,使用大路關話的客家人。而大路關話是庄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溝通語言。村中的北柵伯公亦稱〔義勇公〕即舊時遺留在此之〔杜君英衣冠塚〕,大路關客民來到此地之初尊之為伯公,後來為其立〔義勇公祠〕以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