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社區名稱:
雲林縣麥寮鄉雷厝社區
所在地區:
雲林縣麥寮鄉
所在地址:
雲林縣麥寮鄉雷厝村62之2號
聯絡電話:
056912059
社區名稱:
雲林縣麥寮鄉雷厝社區
所在地區:
雲林縣麥寮鄉
所在地址:
雲林縣麥寮鄉雷厝村62之2號
聯絡電話:
056912059
完工日期 | |
總樓層 | |
建設公司 | |
主要結構 | |
外觀建材 | |
社區朝向 | |
社區戶數 | 戶 |
管理保全 | |
社區公設 | |
鄰近學校 |
於麥寮鄉的東北方,東與崙背鄉豐榮村相鄰,南與施厝村為鄰,西與新吉村比鄰,北以濁水溪與彰化縣大城鄉相望。 在清朝時期稱為雷厝莊,日本時代屬嘉義廳時(約西元1909年)改為海豐堡雷厝庄,至1920年改屬台南州時又改為雷厝大字,隸屬虎尾郡崙背庄,光復之後在民國35年行政區調整時,改稱為雷厝村。 本地是由雷姓人士開發,因此稱為「雷厝村」。其後林姓居民又陸續移入,目前兩者比例相當。村內有「番仔溝」的地名及番仔墓分布的沙,丘考古學家並在村內挖掘出鹿角等古物,稱為「雷厝遺址」。全村共有14郡,其中最西側的9、10兩鄰,為江姓居民聚集,稱為「江厝」。 本地冬季風沙大,且村莊北側原有的大型沙丘被村民夷平後,缺乏屏障,風力強勁,冬季作物收成低。之後三盛水利會在雷厝堤防南側興建一條灌溉渠道,土質因灌溉而改良。民國六十年代,渠道兩側的農地,陸續開闢為養殖漁池,並採農漁牧綜合經營的方式。然受草湖村紙廠排放的廢水污染水源,養殖也乃告沒落,大部分以回復農耕,近年本村經土地重劃,灌溉渠道普及後,土質更加改良,農業經營件得以提昇。目前以西瓜、花生兩種作物為主,村民也利用濁水溪河川高灘地種植西瓜。全村面積5.2平方公里,人口1959人(89年底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