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社區名稱:

    雲林縣古坑鄉光昌社區

  • 所在地區:

    雲林縣古坑鄉

  • 所在地址:

    雲林縣古坑鄉永光村文昌路82-2號

  • 聯絡電話:

    05-5827058

  1. 申請網站開通
完工日期
總樓層
建設公司
主要結構
外觀建材
社區朝向
社區戶數
管理保全
社區公設
鄰近學校

光昌村位於雲林縣古坑鄉東南光昌山腳下,雖然是一山村,不過,對外交通尚屬便利。遊客若要到光昌村來,可由國道三號(中二高)接省道78號(東西向快速道路),下古坑交流道或者是走中山高速公路,由斗南交流道下,然後往東劍湖山方向,即可至光昌社區。光昌社區有永光、永昌兩大村落。早期是相當沒落的一個地區,五十年代以菸草、竹筍、鳳梨、甘蔗、稻米為主要作物。九十年代漸有柑橘、柳橙之種植,直到政府發展精緻農業,方有多元化之農果種植型態出現。其中,最引以為傲,可說目前執觀光產業牛耳之咖啡、網蘭、洋蘭栽種,柳橙、芭樂、鳳梨更是本地之名產。因此,我們本地產物之前景,如社區名稱「光昌」一樣,必定前途光明且昌盛發展,此景必將指日可待。光昌社區目前總人口數約5,300人,和一般傳統山村聚落的年齡結構相仿,以老年人居多,青壯年人口大多外出工作,隔代教養情況頗多。社區中的小朋友就讀永光國小(今年百週年慶),目前全校人數432人,共十七班,每年級2~3班,國小畢業後,必須至古坑國中就讀,少部分前往斗六正心中學、東和國中及同濟中學就讀。除了人口外流與人口老化,本社區的人口還有個特色就是外籍新娘眾多,因為山區人家,多有養兒防老的觀念,家裡多半會留一子負責奉養父母,而社區早期僅有農業,這個留在家裡的青年僅能務農,偏偏台灣本地新娘又大多不願意嫁到農家,因此,在供需失調的情況下,留在社區的青年,只好迎娶外籍新娘。不過近幾年來,由於劍湖山世界及斗六福懋公司、斗六工業區,位光昌社區年輕朋友創造了極多的就業機會,因此光昌社區回流了不少人口,現在留在家裡奉養父母的青年,也大多以服務業為主,農業為輔。人際關係與視野都較過去更為寬廣長遠。光昌社區,以前叫做崁頭厝,因面積廣闊,日據時期分為三堡來管轄,光復後行政劃分為永光、永昌兩村。現在所用之地籍圖有分為崁頭厝圖及麻園圖,永光和永昌就在此兩圖交接線,分隔為兩村我們都稱為圖界。崁頭厝之名稱的由來,據莊上耆老們說:在半天寮(桃源)山頂往下望,因有二層溪(劍湖山遊樂世界)、大堀頂(劍湖)阻隔看不到本莊之部落,須在高山再探頭,就好像在崁頭之厝,因此得名叫崁頭厝。社區中,百姓信仰中心為崁頭厝振興宮(奉祀主神為玄天上帝),每年農曆三月三日鑾駕遶境是兩村盛大之祭典。加上舊清明節掃墓,返鄉人潮眾多,宛如是小新年,熱鬧非常。永光基督長老會是另一股洗滌身心人士之信仰所在,文化傳承功不可沒。保生宮(奉祀主神為保生大帝),每三年須和竹山藤湖保生宮過爐祭典,互相往來也將近百年之久。以前是吳姓負責,外姓不能參與。老農茶館是莊內滿60歲老農民,自動自發相聚互談互動而組織之團體,平常閒話家常,切磋各種技藝,是老人最愛去的地方。巡守隊、媽媽義工隊,由近百名熱心公益、犧牲奉獻的青年男女所組成,平時為社區安全、兒童上下學盡心盡力。除此之外,尚有相當多的社團在當中運作,如︰光昌土風舞社、永光太極拳協會、永光桌球會、網球會、光昌元極舞、致福益人學苑(永光教會的社區教育)等。清晨時分,天剛破曉之際,這些社團的成員齊聚在固定的活動場地(多半是永光國小),為一天的開始暖身。俗話說:「看會到,卡贏九斗換一石」,自然環境在本莊可分為二部分︰莊頂往東到劍湖山腳,約為兩百公頃,是無水源及無灌溉措施的菸仔地(俗稱看天田),適合甘蔗、鳳梨、麻竹較不怕缺水之植物。因住民的努力,加上拜科技之惠,像柳橙、芭樂等果樹,在需水方法上已非往日可言。大湖口溪,清澈的水流在崁頭厝圳堰堤、暗渠之功效下,流進水利會崁頭厝圳支線,灌溉四百公頃的田地,以往的水稻菸草區,如今成為響亮有名的芭樂王、鳳梨王、香蕉王、柳橙王,都帶給村民甚大之財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