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社區名稱:
台中市北屯區松和社區
所在地區:
台中市北屯區
所在地址:
台中市北屯區昌平路10巷72弄89號
聯絡電話:
0920038547
社區名稱:
台中市北屯區松和社區
所在地區:
台中市北屯區
所在地址:
台中市北屯區昌平路10巷72弄89號
聯絡電話:
0920038547
完工日期 | |
總樓層 | |
建設公司 | |
主要結構 | |
外觀建材 | |
社區朝向 | |
社區戶數 | 戶 |
管理保全 | |
社區公設 | |
鄰近學校 |
歷史沿革:《舊地名的由來與演變》 清朝時期:台灣縣拺東上堡→四張犁、水汴頭日治時期:台中州大屯郡北屯庄→四張犁、水汴頭民國時期:台灣省─台中市─北屯區─松竹里一、松竹里:舊地名【三分埔】(四張犁→三分埔→松竹里)松竹里在清朝時期屬台灣東上堡,日治時期屬台中州大屯郡北屯庄,大字名稱「四張犁」及「水汴頭」,街庄名稱『四張犁街』及『水汴頭庄』。日據時期台灣光復後行政區劃為台中市北屯區松竹里昔日稱『四張犁』之地區,包括:今日台中市北屯區松竹里、仁美里、四民里、仁和里、仁愛里等五里。其地名之由來係初期所開墾農田約有二十甲地,而每五甲拓墾地稱「一張犁」,因而名之。另一舊稱『水汴頭』,按(汴)為分水堰門或水門之意,今日的松竹里地區昔日為水相汴圳、三分埔圳、二分埔圳之分水地點,設有「分水門」而得名。松竹里在日治時期舊大字名稱「三分埔」,光復後政府擬將所有三個字的地名改為二個字,因當地有一座百年以上的松竹寺,故將三分埔改為松竹里,松竹寺現屬於松茂里。二、松安里:舊地名【田中仔】(四張犁→三分埔→松竹里→松安里) 松安里原屬松竹里轄區,民國79年3月1日由松竹里劃分創設松竹里、松茂里、松安里三里,松安里現有面積0.7035平方公里,戶數1808戶。(「松安」乃取其台語諧音「尚安」)。昔日的舊地名有「田中仔」及「莊 前」。 「田中仔」即難今日興安路東邊。(現為松安里) 「莊前」今日松安里西邊與松竹里東邊之間(現為松和里)三、松和里:舊地名【莊 前】(四張犁>三分埔>松竹里>松安里>松和里) 位於今日松安里西邊(即以現在松和街為界),與松竹里東邊之交接地帶(即以昌平路二段為界)。 松和里原屬於松安里轄區,民國91年2月1日由松安里劃分創設松和里、松安里兩里,並將松竹國小、原來的松竹里第九鄰(包括:松竹路二段的富來堡大樓、中國石油公司加油站、昌平路二段夜市攤販集中地)整編為松和里。青年守則:「和平為處世之本」。說明性情溫和是做人處世的根本,和氣致祥可以帶來幸福,取名為「松和」乃是取其台語諧音尚和、祥和、尚好。取這個名稱是期望人人能身心調和、心平氣和、政通人和、和氣生財、和顏悅色、和藹可親、和睦相處、和平共處、上下和諧、和樂融融。 松和里目前有26鄰,2390戶,7612人(男3721女3891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