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社區名稱:

    台中市梧棲區永興社區

  • 所在地區:

    台中市梧棲區

  • 所在地址:

    台中市梧棲區永興路一段559巷186-2號

  • 聯絡電話:

    04-26394219

  1. 申請網站開通
完工日期
總樓層
建設公司
主要結構
外觀建材
社區朝向
社區戶數
管理保全
社區公設
鄰近學校

◎永興社區沿革鴨母寮在今永寧、永安二里,距梧棲街區南南西方約三公里處。屬清水隆起海岸平原上之集村,海拔約四公尺。其聚落由頂下莊形成,北至五福支線,南至安良港大排水溝,此地往昔因為養鴨人家搭寮居住之所,後建莊於此故得名。其成莊時間可能在雍正年間(西元1723年至1725年)至乾隆末年(西元1785年至1795年),由福建安溪王姓人士定居,故以現今社區居民以姓王為大多數。社區內設有信仰中心永天宮,位於永安里永興路一段649號,原為乾隆後期先民供奉於民宅中之聖母神像。後因靈威顯赫,信徒日增,香火鼎盛,遂以輪祀方式供奉於爐主家中。至道光20年(西元1840年)建廟宇於現址,為鴨母寮頂、下莊主要的精神信仰中心。民國26年將舊廟進行翻新擴建廟堂,民國72年重建成今日巍峨壯觀之廟貌。主祀天上聖母(俗稱鴨母寮媽祖),並同祀五穀仙帝、註生娘娘、福德正神,另陪祀千里眼、順風耳。本宮祀典日為農曆三月二十三日聖母千秋,均與浩天宮大庄媽一同赴北港進香活動,回程後至各莊村落遶境活動。永興社區發展協會地點位居梧棲東南,緊鄰沙鹿、龍井二鄉之長條形地形,屬梧棲鎮邊緣地區,社區住民主要從事稻米生產,至於工業發展則以設立小型工廠為主,區內雖混合著工商產業,但仍是一典型民風純樸的村莊。民國八十四年一月十八日,本區正式向台中縣領取社區發展協會的社團登記證,成為梧棲第一個社區發展協會,地址為永興路一段559巷122號,現址為永興路一段559巷186-2號。本發展協會下設長壽俱樂部與媽媽教室,共有會員三百人左右。此外,本協會還設有守望相助隊、土風舞社、太極氣功隊、環保義工隊、大鑼鼓隊等團隊,整個社區在居民通力合作下頗具特色與規模。◎社區營造在第三屆理事長王永原先生接任會長後,有感於社區活動場所非常缺乏,於第一次理監事聯席會會議中,提議交付積極籌建活動中心。在民國92年5月時,社區租地建造活動中心、美化綠化工程及軟體設備。在台中縣政府補助三十萬元、梧棲鎮公所補助十二萬元,以及社區民眾熱心捐款三十二萬六千元、社區發展協會自籌二十五萬,經過八個月的努力,活動中心終於興建完成。活動中心設有廣場兒童遊樂設施(如溜滑梯、搖搖椅等)、公園坐椅;室內設有青少年運動器材(如桌球桌、跑步機等)、育樂器材(如卡拉OK等)、老人休憩場所等等,讓社區居民可以在活動中心內泡茶聊天,聯絡情誼。這也是考驗協會辛勤經營的最終成果。社區依照年度計劃辦理各項活動,如全民運動(健康慢跑活動)、民俗活動(元宵提古仔燈吃湯圓活動)、聯誼活動(中秋節聯歡晚會活動)等等,社區民眾均能配合參加各種活動,達成聯絡情誼目的。本社區發展協會所舉辦的活動內容不但能結合民俗技藝,還能兼顧正當健康之休閒活動,對於端正社會風氣,弘揚固有文化有其正面意義。◎地方特色安良港大排就是本社區之末端,與龍井僅一岸之隔。最大的功能是肩負排洪作用。民國56年間,農地重劃時,拓寬30米大排,使村民免受如八七水災及八一水災之苦。大排水溝是匯集沙鹿鎮斗抵里山洪跟龍井鄉山腳村雨水山洪,經由台中港出海,全長約10公里。大排經過拓寬整治後,魚、鰻、龜及鼊成群,時有村民灑網捕魚為樂。近年由地方政府爭取建設,加強美化、綠化,增設亭台、步道,樹木成蔭,是村民休閒運動的好地方,具有地方特色及風味。◎永興社區的教育文化永興社區轄區學校:永寧國民小學(民國五十七年八月一日更名)佔地五百一十平方公尺。社區住民均是永寧國小出業,社區內鎮公所設有托兒所,嘉惠社區就業婦女。民國九十三年本社區結合永寧國小,設有銀髮族識字班。社區內受高等教育者眾。社區成出過縣長、縣議員、鎮長、代表主席、代表等,人才出眾,可謂地靈人傑。